【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中南大学两院全职院士共有16人,简介如下:

何继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继善,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何继善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何继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频率域电法领域独树一帜,远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H·F·莫利松教授写道:“何继善以他在勘探地球物理方面的众多成就尤其是在激电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面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全世界同行的公认”。
何继善教授长期重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对我国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公开出版了专著和一批有影响的文章。积极参与推动成立工程管理学部,积极组织工程管理论坛和推动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正在从事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
何继善提倡科学、技术、工程与艺术相融合。他自幼喜爱书法与楹联,改革开放以来,担任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积极在工科大学生中提倡书法和人文教学。在国内外交往中,常常是笔墨求缘,以文会友。长期以来,他与书、画、楹联界的学者们交谊深厚,虚心向他们学习,并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篆、隶、楷、行、草均有一定造诣,尤其在嵌字联书法和中英文书法方面颇有自己的特色。
1985年何继善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地电场研究为特色的地球物理博士点,2002年创办了中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他在地球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学科,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多人。在他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期间,倡导人文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促进理、工、文交叉融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

左铁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左铁镛,男,汉族,1936年9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左铁镛院士1958年至1991年,历任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91年至1996年任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1996年至2004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1996年至2006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国际太平洋科学学会(PSA)及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以及数所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国内外重要学术职务。

左铁镛院士是知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是国家973计划重要贡献者,长期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于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特别是在难熔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低塑性材料、铝镁材料及其加工等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做出突出贡献,近年又在国内开拓了生态环境材料研究领域,大力倡导并深入研究循环经济。教学上,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科研上,承担多项“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系统的创造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国防、军工、电子工业用基础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5项。1991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的荣誉称号。

古德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男,1937年10月生,广东省梅县人,现为中南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地矿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古德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矿业工程科学技术专家。先后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1项,其中《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硬岩无间柱连续采矿技术研究》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属矿山开采岩石破裂与控制研究及其应用》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隐患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颠振型振动出矿机》于198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盘区回采振动出矿连续开采法研究》等6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振动机组连续作业强化开采技术研究》等9 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为金属矿采矿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古德生院士先后出版《振动出矿技术》、《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矿床无废开采的规划与设计》等专著5本,发表了“采场出矿运矿ZCYS连续作业机组”、“金属矿床深部开采中的科学问题”等140多篇论文。有关成果在“第十四届世界采矿大会”和“第二届世界非金属矿学术会议”等会上,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先后培养博士后12人、博士研究生54人、硕士研究生10人,为矿业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古德生院士先后获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1985)、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6)、王丹萍科技奖(1994)、“湖南科技之星”(1996)、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和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08)等荣誉称号。

钟 掘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主任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

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973顾问专家;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数字化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高性能材料强场制造、复杂机电装备设计与控制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财政部产业技术跃升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国防预研等项目5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提出了“极端制造”、“和谐制造”的学术思想,确定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铝合金电磁场铸轧和快凝铸轧新原理,创造了电磁场铸轧技术与装备、快凝铸轧技术与装备,形成的生产线高效节能、品质优良;完成了特宽铝带轧线高技术改造、巨型水压机扩改工程、高性能特薄铝板技术开发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为保证重要军工产品的制成和铝材产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科技基础;提出了轧机驱动封闭力流理论,解决了我国引进的大型机组的重大设备故障,推进了4个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系统研究了现代复杂机电系统的多过程交互规律和伴生奇异工况的普遍问题,提出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机电耦合、界面耦合等耦合模型和大系统的全局耦合数理模型、数值求解方法和并行优化设计方法,为现代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融合制造科学、信息科学与材料科学,开展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将制造界面的行为机理及其与信息传输的融合研究推向微观层次的多元交互研究。

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10余名,所指导的博士生中有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3本。获有关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并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召科技奖”、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刘业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业翔(1930— ),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79-1982年留学挪威工业大学,其后分别在挪威工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曾先后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党委书记、书记兼校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地、矿、冶学科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专家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及轻金属学委会主任委员、美国TMS学会资深会员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业翔教授是我国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特别是轻金属冶金及电化学冶金领域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高温熔盐电催化、锂盐阳极糊节能技术,功能电极材料及冶金过程模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成就。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专利32项,并获中国优秀专利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和全国光华科技奖等荣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57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余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4部。

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伯云,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

黄伯云教授主要从事先进材料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特种粉末冶金材料等领域完成了一系列技术发明与创新,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攻克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过程中原子排列调控困难的技术难题,研发了由系列专利构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整套制备技术,解决了国家急需的高性能航空制动用材;构建了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工业平台,为我国高性能航天发动机提供了性能优异的关键材料,对保障我国航空航天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采用特种陶瓷强化铁基材料和梯度复合技术,突破了传统金属基摩擦材料存在的“稳定性差”和“重载耐磨损性差”两大技术难题,研制的高性能飞机刹车材料,满足了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黄伯云教授领导创建了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轻质高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平台。他还获得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及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CCTV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黄伯云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十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1997年出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2011年任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教授。

夏家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家辉(1937~),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人。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我国现代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的开拓者,我国“临床遗传学”奠基者,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2012年创建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优生优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85年任《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顾问;1997年任《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国际杂志编委。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2年WHO建议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遗传学课程”,我国受极左思潮影响却把“摩尔根学说”视为反动邪说。1972年冒着政治风险恢复“医学遗传学”研究,本着“建立先进技术是基础,服务于临床是目的,通过特殊病例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由于在材料上独特、在技术上先进,其研究成果就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国内外公认,同时不断提高了教学与医疗水平。”的宗旨, 以“正直、责任、良心”为室训。1973年在湘雅医院开设了“遗传咨询门诊”,开展了染色体病的诊断与产前诊断,创建了“临床遗传学”这一崭新的学科。1976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医学遗传学讲座》教材,率先在我国医学院校开出了“医学遗传学讲座”课程。1984年受卫生部委托组建“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向国、内外开放,2001年“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生命科学领域”的6个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周宏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宏灏,男,汉族,1939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赴香港大学医学院进修临床药理学,随后进入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临床药理室担任高级研究员,1991年回国创建我国第一所遗传药理研究所。1995年3月任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2002年2月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宏灏教授是我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个体化医学的奠基人。长期从事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教学、研究和转化。主要科学贡献是发现和阐明了遗传因素引起药物种族和个体差异的若干现象和机制及其规律,建立了有我国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发现并克隆CYP2C19*5等位基因,率先将遗传药理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创建了我国首家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开发了首张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芯片,启动了以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

张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张尧学,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澧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电子学报》中英文版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计算机及软件专业组成员专家,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第一专项(核高基)专职技术责任人,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副理事长,IBM和清华大学合资鼎新公司总经理,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挂职)、原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副主任(挂职)、教育部科技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司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985工程办公室主任、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等学术和行政职务,是国内外10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和透明计算/云计算。1995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网络路由器,并推动了这一事关国家安全和信息产业核心产品的产业化。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主动服务和透明计算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在时空上扩展冯诺依曼结构、把信息存储、运算和管理分开的透明计算理论与方法,并研究成功了基于该理论的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和无操作系统的透明计算终端,广泛用于我国军事、商务、教育和管理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国外同行认为是“先于云计算,并包含了云计算”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并正向服务手机、云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家庭网等领域扩展。在网络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被美国同行称为“Zhang’s method”的交互式协议综合法,推动了网络基础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IEEE AINA07最佳论文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美国IET教育基金会教育领先奖,以及亚洲开放大学联合会功勋服务奖等奖项。撰写中英文专著和教材8部,其中《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已销售100余万册,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主要教材之一。

邱冠周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冠周,男,汉族,1949年出生,广东省梅州市人,中共党员,1987年9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自行培养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生。
邱冠周教授是著名的矿冶工程学家,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冠周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发表了100多篇科技论文和5部专著,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04年、2009年连续两次担任生物冶金领域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2011年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并被推选为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

李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成,男,1964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曾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现任中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研制了我国自主的全球重力场模型,解决了区域精密数字高程基准确定的多项难题,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2010年)、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等。曾获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青年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

桂卫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桂卫华,男,汉族,1950年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
桂卫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工业自动化专家和学者,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和“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桂卫华教授围绕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长期致力于复杂有色金属生产过程控制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突破了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及铝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关键技术问题,应用成效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过程控制技术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田红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田红旗,女,1959年12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民革中央副主席。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校长,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理事长,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交通学部主任。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家,我国轨道交通空气动力学、列车撞击动力学两个领域开拓者。取得系列原创成果,创造多个第一,主持完成我国第一列高速列车外形结构设计、第一列耐冲击吸能列车耐撞性设计,主持研建国际唯一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国际第一套500km/h列车气动动模试验系统、国际第一套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瞬时测力系统等。研究成果全部应用于京沪等各条高速铁路、复兴号等各型高速列车、新疆等高原高寒铁路、印尼雅万等国外高速铁路、出口美国等国家的城市轨道列车。

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获中国专利金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詹天佑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光召科技奖等。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及数据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共党员。现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与首席教授,国家杰青,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光召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
陈晓红院士长期致力于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智慧管理、中小企业融资、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等领域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创立了“集成动态智能量化”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构建出两型标准等系列绿色工程标准,提出绿色工程协同管理新模式,研发了环境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与平台,为国家管理与决策科学发展、资源高效绿色开发与环境精准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90余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60余篇,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出版专著2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1项、软件著作权22项。

柴立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柴立元(1966.9.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环境工程专家,江西省万年县人。199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东亚资源再生技术国际会议中方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长期致力于有色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发明了含砷多金属物料清洁冶金、冶炼废酸资源化治理、重金属废水净化回用等有色冶炼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成果在我国大中型涉重金属企业推广应用200多项工程,推动了我国有色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及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0项,编制国家标准、政策及规范9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姜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涛,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安徽省淮北市人,中共党员。1991年1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烧结球团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副主任,曾任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TMS)火法冶金学术委员会主席。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团矿精加工与提取冶金研究。开发出多种难处理铁矿均热高料层烧结、球团制备关键技术和复合造块新工艺;研发出红土镍矿制备镍铁的高温熔炼新渣型和固态还原-磁选新工艺;研发出新型复合粘结剂,发明了一步高温还原制备直接还原铁新方法;构建了钒钛磁铁矿和铁铝复合资源综合利用新流程。成果在全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应用并推广至国外,推动了我国炼铁精料、镍铁和直接还原铁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扩大了可利用的资源范围。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370篇;授权主要专利90件;组织国际学术会议12次,编写国际会议文集9部。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